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5.net,耕农人家:悍女种田撩汉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人家,她也明白了,这年代没有什么娱乐生活,农民白天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晚上天撒黑就是睡觉。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避孕措施,而且质朴的人们的思想就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

    他们的思想是能生就生,就算是粮食不够吃,家里穷的掉渣也不能阻止贫苦人们晚上唯一的夜生活,那就是原始运动,怀上了就只能生,这时候也没有什么避孕药,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直到生不动了为止,

    而且妇人们大概也不懂生育太多对身体的坏处,就算是稍微懂一点的妇人不想生了,也没有话语权,这年头婆娘娶回来就是生娃的,你不生娃,你是想被休掉么。

    所以,赵小满穿越过来快几个月以来了,就接二连三的看到有三家生娃。

    而且因为这年代医疗水平,卫生水平太低下了,加上苛捐杂税,生产力低下,农民种田种地交完税后粮食也不够吃,导致很多家的娃生下来也有很多养不活的。

    据说赵小七和赵小八这对双胞胎就是因为生下来王四娘怀着的时候营养不良,生下来胎里就带弱症,今年7月刚满2岁,在赵小满穿越之前,因为一场暴雨然后感染风寒,没想到一夜过去两个孩子就就没了。

    而赵小满也是因此穿越的,据说是当天晚上让赵小雪看着两个娃的,因为王四娘当时已经又怀孕了,怀相不太好,就让大女儿看着小儿。

    但是赵小雪偷懒指使老实不说话的原身赵小满去看两个小弟弟,赵小满原身也是个小娃子,哪里懂看孩子,只记得自己守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两个弟弟就没了。

    事后赵小雪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了赵小满头上,说她主动要去看护弟弟的。

    但是知道事情真相的赵小花还帮着赵小雪作证指责都是赵小满的错,至于赵小麦则被赵小花和赵小雪死死拉住,不让她说话。

    这让本来就对四女儿赵小满不太重视的的王四娘更生气了,在一个不怎么在意的女儿和两个死去的小儿面前,王四娘伤心后加上大女儿的煽风点火之下,就更怒火交加。

    然后一直柔柔弱弱的王四娘不知道从那里抄来一根棍子,一棍子打下去,原身九岁的小女孩就死了,而赵小满就穿越过来了。

    那是那时候赵小满刚穿越过来,自己都还浑浑噩噩的,只觉得脑袋疼,也搞不清楚状况,等她清醒过来接受原身脑海里那少的可怜的记忆后,

    赵小满没有再去找王四娘解释,她从小姑娘原本的记忆就得知小姑娘本来在这个家里存在感就是最弱的,相比较而言赵小雪是王四娘最喜欢的女儿,她肯定是相信赵小雪的。

    赵小满为原来的九岁的小姑娘很不值,也为这个家里这么穷困,还母女姐妹之间这么冷漠的感到失望。

    不过大概也是这一顿打,据说原身当时都死过去,没气息了,后来直到赵小满穿越过来,才醒过来。

    也是因为如此,这之后王四娘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打死了女儿被吓到了,还是心里内疚,对于醒过来的赵小满她则采取冷处理的法子,不再对打骂赵小满但是也不会跟她多说一句话。

    生命逝去,但是王四娘和赵三牛两口子伤心了几天也就过去了,毕竟王四娘的肚子里又揣了一个,老爹赵三牛看着屋里的一群儿女嗷嗷待哺的样子,看看家里余粮,眉头愁的都能夹死蚊子,但是依旧没法,只能唉声叹气。

    赵小雪则忙着秀嫁妆,据三姐说赵小雪开春就要嫁人了,好像什么都影响不到她,呆在小屋里,也不晓得忙什么,什么都不管,也没人说她。

    赵小花赵小麦个两大点的姐姐,不知道是麻木了还,每天还是照常背着竹篮到处挖野菜打猪草,生活还要继续。

    只有赵小五赵小六拽着赵小满的裤腿哭着说小弟弟不见了,四姐不能再丢下他们。

    赵小满当时很想大哭一场,但是看着这个家里麻木的每个人,再看看脚边的两个小弟弟,赵小满妥协了,她真的回不去了,赵小满正视了自己的穿越。

    之后两个月,在赵小满刻意的打听中,还跟着村里人去了赶集了一次,赵小满知道了她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记录的朝代,大周朝,今年是大昭六年。

    他们家在是在山区隶属于楚州府下面的某个小山村。具体的地理位置赵小满也不清楚,一点消息来源没有,村里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只关心每天吃不吃饱,贸然去问别人根本就找不到人问,还容易引起别人怀疑,你一个吃都吃不饱农村丫头问这些想想就觉得异常。

    她们村这里到处都是山林,干旱,农田少,大部分都是旱地,不知道这里别地方是不是都是如此,但是就赵小满观察,他们祁山村的人基本上都种的是旱地,村里山脚下唯一的一片水田据说是村里富户,赵地主家的。

    其他人的村民都是种的是祁山边上一些小山坡上面开出来的旱地,种点小麦高粱之类的。

    这里大概是楚州府下面最穷的山区,水田没有,只有一些山地被开荒出来种粮食,所以赋税什么的不太重。

    但是奈何每家每户人多啊,山地开出来种粮食,肥力不够,粮食亩产实在少的可怜。

    就拿赵小满家在西山崖子下面开的拿三亩旱地来说吧,一亩地种小麦,亩产才六七十斤。三亩地收获还没有二百斤。不过这朝代一斤大概相当于现代的一斤半左右。

    按照这个朝代的税收,赵小满家因为只有一个成年男丁赵三牛,一亩地就要上交2斗,一斗大概有十五斤左右。所以一亩地交税就要交三十斤。等于是一亩地的一半的出产。

    他们家三亩地大概有一百九十多斤,交税去掉一般,等于还剩下九十多斤。

    卖掉几十斤换成铜板买点粗盐,换掉春天借的一斗,就剩下六十多斤了,被王四娘送回娘家三十斤,最后就剩下三十多斤了。

    一年辛辛苦苦的种了一年最后只剩下六十多斤口粮,本来就不够吃,按照赵小麦的说法就是这些粮食,加上挖的野菜,种的南瓜,以及地里种的一分地萝卜这个冬天就勉强对付过去。

    但是没想到王四娘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把一半救命粮送出去了。

    赵小满在这短时间以来看明白这里穷苦程度后,只有深深的在心里骂一句操蛋。

    而且赵家除开这三旱地,其他的就是屋后几分地种了点萝卜,撒了点菘菜也就是现代的白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萝卜和白菜都非常小,还死的多,除开这些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家里也没有养猪养鸡这些,据说是因为猪仔很贵,一只小猪仔急要六七百文铜板,而赵家连五个铜板都没有。

    一家子一年四季基本上都在那三亩旱地上劳作,但是却永远吃不饱。

    据三姐说平时一天到晚就是在祁山村里满上遍野的跑,到处挖野菜,只要能吃的,都会被挖回来。

    难怪自从第一次带回鸟蛋给赵小五赵小六吃后,这两个小家伙宁愿累着一起爬山捡柴火,也要跟着出来,因为有吃的,就那么一口吃的而已。

    赵小满的内心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整个村里像他们家穷到这个程度的估计少有。

    其他的村里人,据说虽然过的不算好,但是比起赵家也好的多,至少能吃个半饱,不像赵家完全就是吊着命活着而已。

    这也是赵家为什么住在距离村里这么远的地方,穿越过来这么久都没有村里人上门串门过,太穷了,人家都不愿意上门,怕被缠上。

    赵小满很好奇为什么,但是三姐赵小麦支支吾吾没细说,看样子应该是有原因的,只能以后慢慢了解了。

    只是现在赵小满觉得必须找出活命的法子,度过这个冬季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