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5.net,边缘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从我开始记忆起,木屋就成了记忆中最清晰,最明了,最直接的影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很多人的童年似乎与花团景簇有关,而我的童年以及所有清晰的记忆都写在木屋那黑褐的板子上,任时光流逝,那种无言的印记在人生的河流中稳若磐石。

    木屋不是单独的一间,而是有很多类似的屋子连成了一条街。整个街分为上下两截,上曰上乐街,下曰下乐街,绝对原始的简单,让人们也有了原始的意识:小街在人们心中是两条街,上面是河东,下面是河西。每逢赶集的时候,上面的要到下面去逛逛,下面的要到上面来溜达溜达,人潮涌动,就象连接上下街的回澜河。关于洄澜河的传说,只要是生活在小街的人,或到过小街的人都会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曾经有一个和尚,一个人住在和尚坝,念经吃斋,守护着街上唯一一座经过历史浩劫而幸存下来的庙子“和尚庙”——小街以前是三宫十八庙。三宫太阳宫、土地宫、龙王宫(文化大革命改为文化宫),十八庙,我所知的有山神庙、观音寺、地藏观、阎王殿、王母庙对于它们的划分依据,建筑时间以及历史,我几乎一无所知,而仅从大人的闲谈中听来一些零零星星的东西,而关于和尚的故事,我也是用了很多年时间才弄清楚的。传说和尚死后化成了一河,这条河始终围绕着“和尚庙”流转,人们说那是小和尚的魂灵舍不得庙子,所以不愿转世投胎而化做河流守护着庙子。于是后人把河叫做“洄澜河”(洄澜有回转,流连之意),小镇也顾名思义“洄澜镇”小镇人们在河上建了一座桥,这座桥刚好把小镇一分为二。每当半晚的时候,不论上街的还是下街的,不论男女老少,都拥挤在桥上,或打打桥牌,或搓搓小麻将,或哼哼小曲,或侃侃龙门阵,小桥在人们的欢笑声中,泰然矗立。洄澜河在桥下日复一日,永不倦怠的流转。而我们小孩子也会跟着大人侃侃龙门阵,我们所侃的,总是离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上街好,还是下街好。我们说上街好,上街有很宽敞,美丽的医院,象童话故事中的宫殿,还有戏场,每当演戏的时候人山人海,还有小学,全是古色古香的木屋,以前是太阳宫他们就嚷着说下街好,下街有文化宫,以前斗过大地主,还有粮站,夜里总是能闻到一股幽幽的清油的味道,还有中学,是小镇的最高学府,听说县长就是那个学校毕业的到最后总是挣得面红耳赤,眼睛瞪得象和尚坝上的桐子树上的桐子一样。结果,孩子们分成了两个帮,经常吵架,打架,岁数梢大的便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唾沫冲天,骂遍对方祖宗八代,而不服气的便要冲过去,与对方扭做一团,往往两败俱伤,跑回家告状。而大人们也都毫不示弱,往往为了孩子的鸡皮小事吵架,但过不了几天,又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不一乐乎,而小孩子早就把矛盾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小街最热闹的时候就是过年,而我们最喜欢的也是过年,不仅会有难得的压岁钱,更因为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能够有自己的花灯,能够显示自己的骄傲。每间木屋前,都挂着自制的花灯,有莲花灯、兔子灯、孔雀灯、南瓜灯、宝塔灯火红的对联,火红的灯,让小街变成了长龙,而让我们不能理解的是,大人们说这样做是为了赶跑叫“年”的一种怪物。这天木屋特有的幽香浓烈得人心醉,把脸贴在墙壁上,能感受到惬意的温暖。爷爷做的花灯远近闻名。他能做各式各样的花灯,更重要的是他做的花灯能够走路。他在灯下安上了几个轮子,绳子,这样就可以操纵花灯走路了,可惜,这样的花灯只能弟弟们能够享受到。因为整个大家族里,爷爷奶奶和我母亲的关系不好,更因为我们三个都是女孩子。新年是最美丽的夜,也是最伤感的夜。

    二

    街上每个家庭几乎是个大家族,一家祖孙几辈都挤在屋檐下。我有三个伯伯,一个姑姑,姐姐妹妹弟弟共有七个。七个中,本姓的只有一个弟弟,还有一个是姑姑的孩子。爷爷奶奶最宠姑姑,所以一直把姑姑留在家里。其余的全是女孩子。

    房子全是木头的,都有阁楼。房子不大,但门却大得出奇,笨重得似有千斤。我踮着脚跟,伸长手都不及它的二分之一。每当开门关门的时候,总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这时候总让我想起,小时侯用它来压核桃的事情。一个个铁核桃,放在门缝里,用劲的推动门板“啪——”的一声,核桃爆裂了,核子从铁衣服里蹦了出来,傻头傻脑的躺在地上,而我们的笑靥也蹦了出来。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因为害怕父母斥责不用心读书,就不敢伸手要钱买图画本,于是就在门上画。蓝天、白云、草原、大海、猪、牛、羊、人什么都画上,结果被爷爷看见了,狠狠的训斥了一顿,母亲听见了,一边骂着我,一边唠叨着爷爷的自私与偏心。而每当这个时候,我很委屈和害怕,知道一场大祸降临了。母亲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嘴上总不饶人,而往往不得爷爷奶奶的喜欢,总是要发生一些矛盾。父亲是家里的老大,极其孝顺,少言寡语。我们一家人的负担全落在他的身上,而每当爷爷奶奶和母亲吵架时,父亲总要狠狠斥责母亲,往往会殃及池鱼。我理解母亲,因为她爱我们,爷爷奶奶不爱,所以她象只敏感的母鸡为了保护我们随时挺身而出。尽管她也经常打骂我们,但我知道她是爱我们的,在她的眼泪里,一半是委屈愤怒,一半是爱。父亲一直都盼望有个儿子,但母亲生了三个女儿。生我的时候,父亲以为我是个男孩,就早早的给我取了小名叫“二娃”但没想到我再次打破了父亲的梦,直到妹妹的出世,他的梦彻底毁了,因为开始了计划生育。

    父亲一直最疼我,因为在他心中,我最象个男孩子,特别的调皮,特别的倔强。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一家厂里当副厂长,但家里依然很清贫。父亲除了上班之外,大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